? 在我國2003年10月,國家出臺了《生活垃圾規則條例》。根據國家制定的統一標志,生活垃圾被重新劃分為四類,它們分別是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絲印到分類垃圾桶中。
? 可回收物表示適宜回收和資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紙類、塑料、玻璃、織物和瓶罐等,用藍色垃圾容器收集;
? 廚余垃圾包括果皮、菜葉、剩菜剩飯、飯后垃圾等?;厥蘸罂捎脕懋斪龌剩儚U為寶。用綠色垃圾容器收集;
? 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質、需要特殊安全處理的垃圾,包括電池、燈管和日用化學品等,用紅色垃圾容器收集;
? 其它垃圾表示除上述分類以外的垃圾,用灰色垃圾容器收集。
? 垃圾的分類放置體現了人類為保護家園付諸了實際行動,分類垃圾桶利用色彩的設計、淺顯易懂的圖形符號設計、容器的造型設計以及特殊的感光和感應技術等。不同顏色的分類垃圾桶代表不同的意思,從而視覺效果上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分類意識和行為。
? “現在街上有很多分類垃圾桶,寫有‘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字樣,可是每天常見的口香糖,衛生紙,塑料杯之類的垃圾卻不知道該放在哪個桶中。”由于不明白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類標準,所以希望了解兩類垃圾的分別,便于日常區分。分類垃圾桶的標識選擇用明確而典型的實物圖形來快速而有效地傳遞信息。比如中國香港海洋公園里的三款垃圾桶,以及上海一個專門回收舊電池垃圾桶,就直接做成了電池的模樣,這類垃圾桶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已漸次出現在城市里??傊灰覀兏倪M一下現有的分類垃圾桶,從源頭上分類垃圾的問題可能會因人而解。從而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的管理利用,杜絕垃圾中的病菌傳染,減少垃圾運輸和處置的工作量,簡化后繼續處理工序,有效利用城市垃圾資源,消除城市垃圾圍城,變廢為寶,使城市生活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